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揭示癌癥新進展機制和潛在治療方法
6月4日,中山大學林穎、邵楠、郭劍平共同通訊在期刊《CANCER RESEARCH》上在線發(fā)表題為“A Subpopulation of Luminal Progenitors Secretes Pleiotrophin to Promote Angiogenesis and Metastasis in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 ”的研究論文,研究結果確定了一種獨特的非惡性上皮細胞亞群,即PTN+ LP細胞,它不僅通過IBC中的PTN-NRP1軸促進血管生成,而且在IBC受影響的皮膚中構建促轉移腫瘤微環(huán)境中起著關鍵作用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為IBC的發(fā)病機制和進展提供了全面、深入的見解,可能導致IBC的新治療靶點。
研究背景
炎癥性乳腺癌(IBC)是一種罕見且高度惡性的乳腺癌亞型,大約20%-30%的IBC 患者表現(xiàn)為新發(fā)遠處轉移,5年總生存率僅為40%-60%。IBC的獨特臨床特征包括快速發(fā)作的皮膚水腫和紅斑,至少占乳房的三分之一,可作為診斷標準,并被認為是其高度侵襲性的定義特征。然而,引起炎癥和促進轉移的潛在機制尚未闡明。
IBC與非IBC具有相同的分子亞型,盡管它們影響的患者比例不同:激素受體陽性(HR;IBC為30%,非IBC為60%-80%),HER2陽性(IBC為40%,非IBC為25%)和三陰性(IBC為30%,非IBC為10%-15%)。盡管IBC和非IBC在組織病理學上相似,但IBC的惡性細胞通常成簇分布在整個乳房和受影響皮膚中,導致華麗的腫瘤栓塞。此外,目前尚無針對IBC的治療策略。因此,亟需探索IBC發(fā)展的發(fā)病機制和分子機制,以確定指導治療的新靶點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
在這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前瞻性地收集了來自IBC和非IBC患者的配對腫瘤和皮膚標本,用于單細胞RNA測序(scRNA-seq)、批量RNA測序(RNA-seq)和全外顯子組測序(WES)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分泌多效生長因子(PTN)的LP細胞亞群在IBC患者中顯著富集。然后,分泌的PTN與內皮細胞(EC)上的神經纖毛蛋白1(NRP1)相互作用,刺激尖端細胞發(fā)芽,導致未成熟的血管周圍(PVL)細胞在IBC患者受影響的皮膚中積累。最后,這些未成熟的PVL細胞促成了IBC的侵襲性和轉移潛力。因此,研究數據為IBC的獨特生物學提供了新的見解,并為開發(fā)靶向IBC的新型治療方法提供了寶貴的資源。
研究結論
綜上所述,研究結果確定了一種獨特的非惡性上皮細胞亞群,即PTN+ LP細胞,它不僅通過IBC中的PTN-NRP1軸促進血管生成,而且在IBC受影響的皮膚中構建促轉移腫瘤微環(huán)境中起著關鍵作用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為IBC的發(fā)病機制和進展提供了全面、深入的見解,可能導致IBC的新治療靶點。
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,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,或侵犯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在及時修改或刪除內容,聯(lián)系郵箱:marketing@360worldcare.com